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黄华柑橘贴上标识走出“家门”助农奔小康

时间:2018-01-17 14:57:55    来源:县新闻中心    

永善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兴文)隆冬时节,走在永善黄华沿江一带,随处可见黄澄澄的柑橘硕果盈枝。田野间,人们三五成群忙着采摘果实;农家小院里、公路边、集镇上、邮局内,一箱箱甘甜的果实贴上“黄华”标识走出“家门”,远销北京、广东、辽宁、江西、浙江、山西、四川等地。果农们攥着丰厚的收益,脸上写满惬意。


“白桔之父”刘达祥

永善黄华,属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砂砾土质,大自然的恩赐赋予这里种植水果特天独厚的优势。黄华柑橘种植历史由来已久,据黄葛社区沙田村民小组80高龄的刘达祥老人讲,在他童年的记忆里,黄华红桔就颇有名气,土地承包到户后,群众干劲空前,种植面积大大增加。然而,由于长久种植后,品种渐渐退化致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为改良品种,1984年,他专程去到重庆柑桔研究所考察,通过现场观摩,对比两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后,引进了椪柑在黄华试种。这次引种,为黄华的柑橘产业发展带来了生机。


白桔

“红桔入口甘甜,但产量低、吃了容易上火。椪柑产量高,但甜味不够,肉质不脆。”综合各方面优、缺点,刘老引进的椪柑嫁接在了当地红桔上。3年后,他的“试验田”有了惊喜回报,色鲜、个大、肉嫩、核少、味美的新一代柑橘品种在黄华沙田悄然面世,很快走俏市场,消费者即兴作诗称赞:“此味只应白桔有,白桔只为黄华生”。因其特有的品种、口感,刘老欣喜地为之冠名“黄华白桔”。


白桔

嫁接成功后,刘老逐步将自家的10多亩老品种红桔进行了改良。同时,毫不吝啬将发展成果向当地群众进行分享。他一边育苗供应,一边向村子里比较精灵的人传授嫁接技术,短短几年间,“黄华白桔”在黄葛社区得到普遍推广,种植面积扩展到1000余亩。

“没种白桔前,沙田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家年收入不到300元,现在最多的有近三十万元,最少的也有五六万元。以前沙田连初中生都很少,现在基本家家都有大学生。” 刘老说,种植白桔给沙田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桔

金寨村生基坪村民小组,曾是黄华一个比较贫困的村落,村民涂孔全告诉笔者,以前的生基坪全靠种植高粱、花生等抗旱作物维持生活,群众靠天吃饭,三年两不靠,广种薄收,吃粮靠救济,盖房用茅草。涂孔全说。到2003年时,他们一家8口人的收入还不足千元。

村看村,户看户。沙田人民种植水果致富的路子,深深影响着乡邻。从2003年开始,涂孔全逐步将自家的30亩承包地和20亩荒山荒坡种上白桔、纽荷尔、脐橙等水果。精耕细作下,他们一家很快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据涂孔全介绍,他家的50亩水果已投产一半,年收入二十五六万元。不仅如此,涂孔全还牵头组建了“永善县金生泰专业合作社”,吸纳黄华社区、朝阳社区、金寨村36户溪洛渡电站库区移民和金寨村7户失地农民,种植水果300亩,目前,合作社投产水果面积150亩,年收入近百万元。“种植水果后,山披绿了,环境改善了。走进果园,金灿灿的果实惹人喜爱,随便背一背上街,收入就是几百元。”述说着生活的甜美,涂孔全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脐橙

黄华人民生性勤劳、不甘贫困,类似刘达祥、涂孔全这样的农村致富能人还有很多,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许许多多群众走上了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快步迈小康的路子。

“目前,黄华镇柑橘桔种植面积达6000亩,投产4000亩,产量650万公斤,产值近8000万元。” 黄华镇党委书记王擎告诉笔者,未来几年将以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园为龙头,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柑橘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力争三年内建成全镇万亩柑橘示范基地。

编辑:马进荣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