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跟随黑颈鹤 千里追春风

时间:2023-03-07 10:00:55    来源:云报客户端    

  •  

  •  

  •  

  •  

  • 鹤舞大山包 本报通讯员 吴太平 摄

    党媒联动
    春风浩荡、杨柳吐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贵州、甘肃、青海4省党报联动,携手开启一场跟随“高原精灵”黑颈鹤迁徙的“春风之旅”。以黑颈鹤为第一视角,跨越千山万水,纵览绿水青山,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连线滇黔甘青4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话生态之美。
    云南大山包,鹤舞高原净土
    黑颈鹤自述
    时间 2022年10月—2023年3月
    关键词 救助
    时过惊蛰,春风送暖,我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早地感知到春天的气息,准备北归。
    在当地,人们亲切地叫我“雁鹅”“吉祥鸟”,大家都爱我护我。我和家人朋友们常在这里翩翩起舞,还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打卡”呢。
    去年越冬期间,我外出觅食时不小心受伤,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及时救了我,还送给我一份叫“卫星跟踪器”的小礼物,编号为T128,于是当地人开始叫我“T128”。
    冬去春来,我于去年3月29日从越冬地大山包北迁至繁殖地若尔盖湿地生活了216天。11月5日,我又从若尔盖湿地出发,途经红原县、甘洛县、美姑县、金阳县,5天行程约800公里,于11月9日安全抵达大山包越冬。
    我非常喜欢大山包湿地。这里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生长着358种高山植物,分布有581个亚高山泉眼,水草丰盛,空气清新。2004年大山包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1年入选全国六块中国最美湿地。
    为保护我们,早在1990年当地就成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累计争取上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累计恢复湿地面积2万余亩。
    高原净土,鹤舞长空,最美湿地,人鹤和谐。现在,我们黑颈鹤家族到大山包越冬的数量,已从建立保护区时的200余只增加到1800余只。
    代表委员谈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市长杨承新:
    近年来,来云南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走进冬日的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里,“高原精灵”踏雪起舞成为最美丽的风景。
    监测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来云南昭通大山包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创下保护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从1990年的200余只增加到2023年的1898只。
    这一喜人数字的背后,是多年来投入保护的努力。近年来,通过推进落实一部保护条例、建好一个补偿机制、实施一批生态项目“三个一”治理模式,大山包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此栖息越冬的野生鸟类种群和数量不断增加,实现了从“人进鸟退”到“人退鸟进”再到“人鸟共生”的生态蝶变。
    昭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生态保护治理作为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大民生工程。通过反复调研和论证,结合脱贫攻坚、生态搬迁等政策,我们从保护区搬出村民1696户近8000人,并将迁出地村民的耕地全部恢复成草场和湿地,给予农户退耕补偿,既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又减轻保护区人畜活动影响,实现民生与保护双赢。
    同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在核心区实施退耕还湿、裸地修复、人工种草、筑坝蓄水、冲蚀沟渠治理、天然泉眼保护等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共恢复湿地20000余亩,使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昭通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赤水河源头,生态地位特殊,保护责任重大,守护好“高原精灵”的冬日家园是我们的目标,让乌蒙大地天蓝地绿水清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昭通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扛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上游责任,走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新路,努力让昭通的大山更绿、大水更清、大峡谷更美丽,让绿色成为昭通的“幸福不动产”。
    云南日报记者 沈迅 瞿姝宁/文
    雷桐苏/图
    甘肃尕海,又见草原天堂
    黑颈鹤自述
    时间 2022年3月
    关键词 栖息
    我的成长,伴随着春风。每年3月的迁徙路上,我都会途经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的尕海湿地。听当地的藏族老阿妈说,这里就是传说中“草原的眼睛”。
    很多年前,这里车辆、游人四处活动,垃圾遍地。胆小的我们只能躲在高高的水草丛中,提心吊胆地休息几天后便匆匆离去。再后来,湖边的房屋都拆了,草地上的鼠洞也没了,人们甚至将一条繁忙的公路移去了远方,在这里建起了保护区。
    如今,这里草盛水清,四处都装上了野外监控设备。每年当高原上的冰雪消融、草芽新绿,摄影师都会在高原上给我拍下几张美美的照片。
    当年那种一路奔波的日子早已成为回忆。这里成为我们生活的天堂,甚至有的小伙伴把家安在了这里。尕海湖,这个当地人心中的圣湖,又一次变回草原上的“明珠”。
    代表委员谈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
    在甘肃,甘南尕海湿地、张掖肃南皇城草原、酒泉阿克塞苏干湖湿地等地,都留下了“高原精灵”黑颈鹤闲庭信步、翩翩起舞的身影……黑颈鹤的频繁“现身”,充分说明甘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甘肃建设迈上新征程。
    近年来,甘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出现积极变化,长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甘肃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积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环境污染防治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甘肃连续两年获“优秀”等次。深入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地方立法和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完成黄河流域重要干支流排污口排查,建立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
    过去的一年,甘肃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落实,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随着甘肃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这必将为黑颈鹤迁徙、停歇和繁殖提供更加有利的栖息环境。
    未来,甘肃将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统筹谋划美丽甘肃建设,扎实推进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甘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文洁
    贵州草海,幸福“恋爱”生活
    黑颈鹤自述
    时间 2022年10月—2023年3月
    关键词 守护
    大家好,我是黑颈鹤,与别的鹤不同,我很“高冷”——喜欢在高原生活。
    每年冬天我都会到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边过冬,一边谈恋爱。专家说我们是“忠诚度”很高的鸟,不仅“一生只爱一个”,而且不轻易“挪窝”,每次都固定往一个地方迁徙。
    我为什么选择在草海过冬?因为在草海生活得很幸福,用贵州话来说就是“安逸”。在草海周边,我们有着近20000亩的“食堂”,种的全是我们爱吃的植物和农作物。
    每天清晨我们会飞出去觅食,傍晚又回到草海栖息,有巡护员日夜守护,一点也不会担惊受怕。
    悄悄告诉你,今年我交了一个男朋友。现在已是春暖花开,我们就要离开草海了,我们准备选择一个繁殖地“生宝宝”。走,跟着我们一起去“追春风”吧!
    代表委员谈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市长吴东来:
    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三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世界濒危动物黑颈鹤的最大越冬地之一,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颈鹤之乡”称号,是全球十大观鸟胜地之一。每年10月,2000多只黑颈鹤成群结队飞临草海越冬,次年3月才北迁到四川若尔盖大草原等地繁殖。
    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草海湿地生态的影响,毕节市委、市政府近年来谋划实施了“法治护湖、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治污净湖、造林涵湖”六大工程,出台了草海保护区禁捕限捕管理办法等草海保护政策文件,组建了一支100人的巡护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查,拆除保护区房屋3000余栋,建设投运草海万吨污水处理厂和环草海20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征收6万亩耕地用于退耕还湿,打造近2万亩“鸟类食堂”。草海保护区面积恢复到120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25平方公里,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构造岩溶湖。随着栖息环境的持续改善,近几年来草海越冬的黑颈鹤逐年增多。
    草海的治理成效是毕节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毕节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国储林、退耕还林等项目,五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717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862平方公里,持续筑牢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率先在贵州省颁发了第一张地方性林业碳票,入选了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逐步架起了“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桥梁。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焦国务院批复的《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绿色发展样板区”战略定位,继续实施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工程,开展草海退耕还湿、生态隔离及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积极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和优化升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走出一条岩溶山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巍娥 王瑶
    青海隆宝湖,春风唤得鹤归巢
    黑颈鹤自述
    时间 2022年4月
    关键词 繁殖
    4月,伴着和煦春风,我们陆续飞到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一个很漂亮的湖泊——隆宝湖。
    湖的周围是连片的沼泽湿地,水草丰美,还有很多昆虫和其他鱼类,为我们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很感谢当地人在这里为我们专门设立了保护区,我们才能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等再过一阵,我就会在这里产下宝宝,然后在四面环水的草墩、芦苇丛搭巢,呵护它长大。
    我们在这里还有很多朋友——遗鸥、黑鹳、蓑羽鹤、灰鹤等等。隆宝湖在变得越来越美的同时,也见证了我们一家的幸福时光。
    代表委员谈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长索南丹增:
    多年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率先在青海省颁布《玉树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办法》,对推动生物多样性高质量保护的地方性办法给予指导和规范。
    《玉树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办法》从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保护、监测、评价、利用、执法、考核全过程、各方面明确了要求和作出了规定,既遵循了青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省情,又体现了玉树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
    近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累计投入800余万元持续建设“江源之窗”,目前玉树自建“江源之窗”点位17个,结合青海“生态之窗”共享的18个点位,州域已覆盖35个观测点位,实现了对典型区域的生态类型、自然景观及野生动物等进行“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的实时高清视频监控。该平台的建成投用,有效支撑了自然保护区监管和物种多样性监测,生动展示了玉树州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效。
    黑颈鹤在隆宝湖的草甸上、湖水中啄食、栖息,扇动着黑白相间的翅膀,仰着长长的脖子,在碧水的映衬下化作道道美丽的弧线,迷人的姿态给湿地增添了无限活力。
    打开玉树“江源之窗”,一幅幅动感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够远距离、动态、直观观测野生动植物,这就是玉树“江源之窗”的神奇之处。
    根据相关部门监测数据,黑颈鹤从隆宝保护站建站初期的22只已增加到216只,并且还将持续增加。同时,玉树长江禁捕和永久禁止在三江源区域放生外来鱼类的有效做法对维护水域生态原真性也起到重要作用。黑颈鹤食物来源进一步丰富,各类候鸟明显增多,客观反映出玉树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青海日报记者 程宦宁 张子涵
    黑颈鹤小档案
    ● 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与大熊猫、金丝猴并称为中国动物的“三大国宝”
    ● 目前全世界约有17000只,95%以上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 每年3月迁徙到甘肃、青海等栖息地繁殖,每年10月又会“拖家携口”飞达云南、贵州等地越冬

编辑:周羽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