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人民网评:用法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

时间:2023-10-29 17:26:00    来源: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发布,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条例》的出台,是深化依法治网、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磅举措。截至2023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当前的这代未成年人,素有“网络原住民”之称。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为广大未成年人获取知识、加强社交、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限于心智未熟、辨识力自控力有限等因素,未成年人极易受到互联网有害信息、有毒价值观的侵扰。《条例》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汇聚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强大合力。

法之所向,治之所归。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是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条例》为依据,加强网络内容建设,鼓励和支持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运用法治手段加强对违法和不良信息的规范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确保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落到实处。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强化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规定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条例》坚持以社会协同共治为方略,明确了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政府监管、家庭教育、学校保护、企业履责、网民自律,多方共治、多措并举、多效发力,就可以不断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防火墙”。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净化网络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正所谓,“法必明,令必行”。良法美意只有以有力的贯彻执行为辅助,才能发挥出善治功效。以《条例》为遵循,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网络生态而不懈努力,必能为未成年人畅享网络、放飞个人梦想创造无限可能。

 

来源:人民网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