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杨昌富65岁 回乡创业扶贫

时间:2018-06-11 17:25:18    来源:新闻中心    
永善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明)时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永善县有这么一对父子并肩战斗,65岁了还领着儿子带动乡亲们种植猕猴桃脱贫致富,在扶贫路上书写了“上阵父子兵”的传奇故事。
杖乡之年回乡创业
然而,顺河村由于山高沟深,公路不通,手机电话不通,一直以来村民们都以种植玉米、洋芋等传统农业为生,全村贫困人数1015人,接近总人口的一半。
杨昌富是已退休6年的老人,他一直在公安和乡镇企业办工作,曾领办乡企3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老杨一直在摸索村级集体经济、群众长久致富的产业。
机遇总给辛勤有准备的人。这些年,儿子杨杰跟着父亲在佛滩社区学养猪、羊,在父亲租赁的100亩地块里种花椒、香蕉、石榴和枇杷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杨杰还在县城开了个小饭馆,一边学习一边创业,也磨砺了杨杰吃苦耐劳的性格。2017年,机遇来了,老家溪洛渡镇顺河村邀请老杨父子回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老乡一起发展脱贫产业。
老杨回忆,老家顺河村的野生猕猴桃一株可摘200多斤果子,土地、气候、植被和生态都适合种植猕猴桃,在小河两岸,仍然有大片的仙桐树。多年的经验告诉老杨,在寨堡海拔800米至金龙片区1400米左右地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发展猕猴是最好的选择,2017年2月,父子俩一起到四川、成都等地实地考察猕猴桃。
用真心换真情破难题
万事开头难。下定决心后,老杨带上儿子杨杰在顺河村石坪一组租了一间房子,成立永善县兴润专业种植合作社,实施猕猴桃种植计划,开始了创业梦想。驻村干部、村“三委”成员全员出动发动群众参与,第一天下来,金龙、新厂两个片区都很顺利,但寨堡有一部分群众没有同意,入股土地上就碰到难题。
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得细心、用心、用情,老杨和顺河驻村第一书记李盛文一起再次来到寨堡一、二组,给大家讲扶贫、扶持政策,查找原因,分析问题。
“猕猴桃种下后,合作社开发种植,四六分成,搬不走,有什么不放心呢,只要你们愿意,利润就像长流水一样会源源不断,大家要支持,把它当自己的事业来做。”听了李盛文的一席话后,当天就签订了1100亩的入股协议。
随后,杨杰父子俩带着大家将荒地割出来,四月水分充足,从成都浦江将3万株直生猕猴桃秧苗拉回顺河村,很快种在地里。
开弓没有回头路。顺河村地处金沙江边,趁着夏季气温很高,防止烧根是必须攻克的一大难题。杨杰再次踏上学习的道路,在四川种苗基地,学习如何预防根腐、保湿、病虫害防治。专家告诉杨杰,浅种或是与庄稼套种,留些绿草可以恒温,不但可以保湿,还不烧根系,等秋后再除草。果然,在34度的烈日高温下,笔者看到寨堡片区的猕猴桃一直是活鲜鲜的,没有干叶等症状。
村民相托再挑重担
“抓紧点,不要掉下来。”由于到寨堡只有1米多宽的便道,当地的一个年轻小伙骑摩托送笔者上山,顺着笔陡的坡往上爬,行至2公里的寨堡一组,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猕猴桃。
杨杰告诉笔者,前面已经没路了,到寨堡二组还有2公里,由于路不通只得40元一包的运费请人工将化肥背上山,一天背3包就黑了。
51岁的刘相培家在寨堡一组,从去年9月到现在他已经挣到8000元,姐姐刘相珍帮助合作社计工时,挣的工钱已够学生的生活费,寨堡一组的残疾人易家银也挣了1万多元。
“一年之内发展1000亩,到2020年之前完成2500亩。”杨杰想到自己与顺河村签订的协议还有一半没有种,沉甸甸的担子压在身上夜不能寝,基本不回家,每天天不见亮就起床上基地。
5月21日,永善县扶贫办、供销联社、镇村两级指导合作社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通过合作社章程、财务制度,决定走“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力争打造成市级示范合作社,老杨被聘为技术顾问。
困难再大也要坚守
“604亩猕猴桃政府补助合作社35.52万元”,本来有这样的扶持老杨很高兴,但是又忧虑起来。虽然猕猴桃种植了却了自己多年来为家乡做事的心愿,但金龙、新厂还有16公里路不通,1米高的猕猴桃迟迟不见架桩动静,村民也担心误了嫁接节令。
杨杰算了一笔帐,2500亩猕猴桃需要20万根水泥桩,如果人背马驮上山每根要20元运费,单单运到地里就要400万元,成本翻倍。
可喜的是,从县扶贫办和县交运局获悉,“金龙、寨堡、新厂的村级公路已列入第二批村组新建公路扶贫项目”。
据介绍,目前合作社投入180余万元,种植猕猴桃1300亩,覆盖顺河村金龙、寨堡、新厂群众112户327人,贫困群众66户273人。按照规划种植面积2500亩,年产量4000吨,盛果期预计纯收入可达1800万元。
上阵父子兵。“既然自己选择了支持家乡、支持儿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干下去,办法总会有的。”老杨表示,一定带领贫困群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来,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芒种过后,顺河天高云淡,树木葱茏,玉米地里猕猴桃长势正旺,洋芋花开,蜂蝶飞绕……仿佛就是群众的希望之舞。
编辑:杨艳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