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大江奔流】变的是库区环境,不变的是奋斗初心

时间:2018-08-03 10:54:55    来源:昭通日报    

永善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忠华 田明 王铫)20122013年,向家坝、溪洛渡两大巨型水电站相继下闸蓄水,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一肩挑两站”的永善县先后移民搬迁了4万多人。如今,当年的移民背影渐远,当年的故事,却牢记在人们心头,五年间,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老船工儿子开起了货车

“如果想生活的比别人好,想有车有房,那只能靠你自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脚踏实地一个计划一个计划的去实现。”总结这一生在江边的日子,彭良才说。

青胜乡地处永善县最北端,是向家坝水电站的库区,是金沙江在永善县的最后一站,只有一条公路通往县城。2013年,已经在2012年成功完成移民搬迁任务的青胜乡,又要铺油路,唯一出乡进城的公路断了,水路成了群众出行的唯一选择,县里协调了一艘板船和一艘客船解决群众出行临时难题。

64岁的彭良才祖辈是摆渡的,下河坝倒流子是永善海拔最低的地方,是青胜乡渡江进川的一个渡口。由于向家坝电站还建的南佛公路(绥江南岸镇至永善县佛滩社区)一直未修通,两县沿江群众一直靠船出行。

彭良才是一个有心的人,以前开机船上桧溪镇、下南岸、去新市,哪里有一个滩口都铭记心上,多年的老船员,驾驶技术十分过关。

2013年,青胜乡专门聘请彭良才为六马厂到四川谷米的船员,每天早上七八点开船,下午4点前收工。一艘载170人的客船外加绑一艘300吨的板船在他手里也游刃有余,客流量多的时候客船上载满乘客,板船上要“背”20辆小车,过硬的技术让夫妻二人合起来一个月有9000元的工资。

2015年,青胜乡的油路通了,彭良才回到家里用移民补偿款,为两个儿子分别购买货车做运输,每年10万元左右的收入。2016年他又投资20余万,将家背后的100亩荒山坡打成台地,种上了沃柑苗。如今,偶有人打电话要过河时,彭良才又发动电机,接送当地群众过河

开着小车种地的移民

在柏杨溪隧道口停着一辆小车,这是六马厂移民张有禄的。中午,近40度的酷暑下,他仍然在金沙江边的半山腰里管理他去年新种的花椒苗,村里的乡亲们都说他是第一个开着小车干活计的移民。

早年的张有禄,是六马厂的一名船长。那时候,张有禄和村里五、六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起跑六马厂到桧溪的水运,还摆渡群众过江。

今年45岁的张有禄经历了木船到机动船只的改革,也见证了水运历史发展的变迁。向家坝电站建设后,张有禄成为移民,一大家17口人搬迁到青胜乡集镇,用移民补偿金在青胜乡修建了一栋房子,一楼做起了“小五金”生意,用楼上14间客房开旅馆,生活也过得去。

回想当年,张有禄说,上世纪80年代横渡到谷米船票只11人,上桧溪船票51人,一袋大米上船1.5元、下船2元。张有禄那时候年轻,既是船员又当工人,和兄弟伙搬运,一袋200斤的公粮用绳子套住就扛在肩上搬上岸了。

当时开船,从六马厂13公里的里程逆水要两三小时到桧溪码头,40分钟回来,上桧溪码头载人、拉粮食和桐子等,回来时就捎大米、食盐、面条和百货,但是一天下来一艘船总收入五六百元,除去油费、盘餐开销,大家都是当天五五分帐,每人也可分到50元,虽然累是累点,干起活来带劲。

向家坝电站工程没建设前,六马厂到桧溪有双龙滩、羊角滩两个大滩口,水流湍急,早期时候只能靠人工用纤绳拉上去,每到十冬腊月,乘船到桧溪的人们都要下船拉纤。

张有禄说,那时候,每年青胜乡上交的公粮、货物全靠船只分次转运,要好几个月才能运完,几乎每天都出航一趟。后来,改用机动马达,溪洛渡电站建成了,以前的滩口水面平静了,就再也没用纤绳。“事物就这样发展,上千年的纤绳也敌不过两台15匹马力的柴油机,再大的滩口也被向家坝电站工程不攻自破了。” 张有禄感慨。

产业生态化,产业组织化。现如今,沿金沙江而上,从青胜六马厂到桧溪、务基一带花椒、纽荷尔脐橙成片,万亩花椒、砂仁、柑橘为乡村振兴和金沙江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夯实了产业基础。黄华镇金寨桔园的5家合作社还成立了联合社,打造优质白桔产业园观光示范,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农业成为移民群众发展致富的产业,更是金山银山。

水产养殖、宾馆超市,都是生意

溪洛渡水电站下闸蓄水后,金沙江变宽阔了,大兴镇杨林、邓云发等11户移民看中了富饶的水域,发展水产养殖。

抓住2013年溪洛渡水电站下闸蓄水的机遇,2014年他们迅速合议成立了“大兴众星网箱养殖专业合作社”,请专业人员指导在大兴月亮田渡口建设网箱20个,投放中华鲟600尾、大口鲢2000尾、裸斑鲤鱼5万尾、江团2万尾。

除了产业,许多移民搬迁到新的地方,利用新的环境,把生意做得有模有样。卢廷江和倪朝琴夫妻是黄华镇水田坝3组的农民,勤劳的他们家里有400多平方米的房子和10多亩土地,养育着一儿一女,是典型的庄户人家,日子虽然辛苦,但还殷实。

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金沙江,也改变了他们一家的命运。土地全部被淹没的他们,选择了城镇化安置,从水田坝搬迁到了移民新城朝阳集镇。

卢廷江家用移民安置补偿的100多万元资金,在朝阳坝上自建起了占地80平方米的五层楼房,一楼开超市,二楼自己住,三四五楼开宾馆,一年下来,收入在10万元左右。

如今,大女儿大学毕业在桧溪中学任教,小儿子今年已大学毕业,一家人从农民变成了居民,过上小康日子。

“现在的日子,比我们以前做农民好多了,轻松自在心情好!这要感谢溪洛渡水电站,要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移民的关心和支持!”倪朝琴坐在超市收银台,话语中言溢着快乐。

龙志松家世代居住在桧溪老集镇江边新街的龙家院子,他家曾开过茶馆、卖过早点、摆过地摊、做过农副产品生意。

谁能想到,会搬家呢!在2012年向家坝移民搬迁中,他家有1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和300多平方米的砖混房,获得了30万元补偿。

按政策,龙志松在桧溪集镇后靠的新区建起了占地80平方米(4口人)的4层半小楼。

搬迁后,因做生意的人大多习惯集中在了原来的老街上,新区流动人口较少,龙志松一家就没有做生意了,他在新区从事水电工作,2016年进入桧溪社区担任治安员;妻子施银莲在新区公益性岗位上打扫卫生,虽然两个孩子还在上大学,日子过得有点艰难,但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编辑:王铫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