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善建者·永丨朱海丽:与永善相遇

时间:2022-10-13 18:05:13    来源:永善文艺    

来永善的岁月,有点小欢喜。我喜欢独自信步漫游,看永善小县城朝夕下同我一样平平凡凡生活却带着光芒的人;我喜欢静坐车窗,带上耳机还能隐隐约约听见他人娓娓而谈着自己的故事与生活的琐碎;我还喜欢马楠山,漫步于云上草原感受那纯朴的民族风情,倾听劳动人民的赞歌。

与永善相处的岁月仅仅四年,但它却满载着我对生活的热爱,因为永善让我深刻的感受了“永善”。此名是那么的诗情画意,永善,简简单单的两字却折射着人间无尽的美意。我未曾深入了解过永善这个地名的由来,仅仅停留于字面意思,可总觉得它很美,因为在这里的一朝一夕我的所见即美好,无论走到哪我都骄傲的告及别人,我是永善的。在永善生活的每一个日夜,我从未心中生厌,反而对它更加的热爱。

四年前的春天,刚走上工作岗位,临行前,父亲一再向我嘱咐:“去了永善,要好好工作、要认真负责任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要把永善当作自己的家乡一样来热爱。”如今想来,这也是后来父亲从未要求我有时间就返家的原因吧,他永远都是那句话:“不用担心家里,认真工作就好。”我想,父亲也是明白了“永善”两字的蕴意,所以即使再想让我回家,他也绝口不提,也许,在他心里和我一样,永善就是我的家,而它与我出生地的家并不冲突。正如史铁生所谓:“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无比辽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如今,永善也成了我的故乡,生活中的一切酸甜苦辣都在这里化为我人生中最美的珍藏。

每每提及永善,我的分享欲总是那么的强烈,总有太多太多的见闻想要分享,想再次给人们确认一遍永善人的好,如果你愿意,我现在就说给你听。

我从来没有注意过永善,直到有人跟我说他不喜欢永善。其实也不是没有踪迹可寻,就因为他的不喜欢激起了我对永善小县城特别的留意,可倒反,我在永善所偶然遇见的片段总是一点点的浮现在我脑海里,仿佛点点滴滴都藏着“善”的样子。

那是一个出差的日子,一个美丽的清晨。如今我都还不知晓那条路的名字,但它给我永远最温暖、最熟悉的感觉,那天天气极其好,大概8点钟左右的样子,正是太阳光芒最耀眼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忙碌的时刻,行人来来往往,嘈杂的声音充斥着各个街角,像极了菜市场,而恰恰那地方有一个菜市场,这让本身就够热闹的一条路更是名副其实的印证了菜市场该有的样子,只有我,一个无关紧要的、在永善渺小没有熟人的平平凡凡的我,自然,这一刻,我应该算得上是路人如织中最闲的一位,我悠闲自得的漫步在去第三中学的路上,那条路拥挤得不行,卖菜的、买菜的、送孩子上学的、提着公文包急上班的、还有些闲游的,反正,人和车辆在一条拥挤的、不算宽的路上找寻着勉强可以下脚、可以驶向前的地方,像我这样矮胖的身材早已在人群中见不着身影,如果瘦小些,可以在人群里穿梭倒也方便,可我偏偏圆润了点,此时,想要快速一点结束那短短的路程着实有些费力,幸好努力还是有用的,我找准方向,一会左一会右的往前挤,经过与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作了一番斗争,不知不觉我在人群里消失了一阵子后到了一条长长的直梯,我上气不接下气,大概爬到中间位置的样子,同事打电话问我吃早点了没有,他在买包子顺手给我捎几个,因为刚刚路途实在过于拥挤于是我放弃了买早点的念头,此时有点挑食,但是肚子很诚实的我爽朗的答应了并就此地等他,我挂断电话转身一看,那条路依然拥挤到让我感觉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状况,但认真观察却给人美好的感觉,那种人群喧杂、车辆拥挤、你呼我喊的各种情态充满着人间应有的生活气派,多么和谐的生活画面啊!那一刻,我就觉得永善好极了。

与我迎面而来的是初升且羞涩的太阳,此时的阳光还略带着那么一点冷艳,它似乎不想打扰这一切,躲在云朵里一会显现它的光芒,一会儿隐藏起光的尾巴,但不管怎样,它总是藏不全,总有光辉照满整个小县城,一幅繁新的景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四周张望,竟然没人停下脚步欣赏这美景,我拿出手机定格了这一刻,准备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今早的所遇,当我还沉静在文案如何落笔时,我似乎听见有人跟我说话的声音,声音低沉却含带温柔,还夹杂着那么一丝小心翼翼,我心想,我不认识几个人,大清早的不可能在这里遇见熟人的,可我还是好奇的转了个身,一看是一位清洁工阿姨,我默不作声地只看着她,眼睛左右转了一圈,脸上显出疑问的神情,阿姨自然明白了我的意思,面带微笑却低声的再次重复了她刚刚的话语,她说:“小姑娘,快要上课了吧,你吃早点了吗,怎么还不去学校,赶紧的哦,等下可要迟到了,这样会耽误学习的。”我恍惚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原来阿姨把我看成学生了,我赶紧回答她:“阿姨,不好意思,刚刚我在拍日出没注意您跟我打招呼,我不是学生啦,我只是在身高上会让人产生错觉而已,我要去三中学习,在此等候我的同事一起呢。”阿姨瞬间低着头有点羞涩的说:“看你那么小,那么年轻的小姑娘,我以为你是学生呐,我还说怎么这个点了还在这里没有去学校。”她似乎觉得自己对我做错了什么一样没敢正眼看我,眼神转移到了她手持的垃圾桶上,很不自在的一会看地上,一会手动起她的火钳,她定在心里忧虑怕我责怪她称呼错吧,好比有些大妈,一把年纪了非得别人叫她姐她才开心一样。可那个时候,我没来得及照顾阿姨的情绪,我只顾着暗自自喜“我有这么年轻吗?看起来像学生吗,真好!”心里美滋滋的但下意识到有点不对劲,我跟阿姨难道就这样,这样结束了对话,可是就这样莫名的谁先离开都不好吧,或者说,谁都不想做先离开的那个人,不能这样的,我得赶紧想办法缓解这种尬尴,于是,我赶紧问她一些无关紧要得再无聊不过的问题:阿姨,您上班时间太早了,吃早点了吗?然后东问问,西问问,一会气氛变得融洽起来,我们之间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顾虑与隔阂,阿姨也没了刚才那份羞怯。后来我跟她聊起了天,了解到:她有一个女儿,年龄和我相仿,当时因为家庭条件没有坚持把书念完,所以她现在每当看见学生,她都非常羡慕,现在条件好了,她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努力读书,可以少吃生活的苦。我们聊了许久但由于时间关系还是告别了,看着阿姨瘦小的身躯一只手提着桶,一只手持火钳,我注意到:她的双手携带了许多岁月留下的痕迹,一条条波浪般的皱纹锲满她的两只手背。接着她用瘦弱却有力的右手认真细致的拾起每一个梯子的垃圾,慢慢地慢慢地检查完每一个梯子,然后消失在拥挤的人群中,我已找不到她的身影。我再把目光转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好奇的凝望着它,“今天的日出为何这么美丽?”心想,太阳出来了,是否阿姨也感受到了阳光的抚爱。我无法清楚记得阿姨的模样,但是她温馨的话语、对教育的支持、佝偻的背影、认真工作的模样清晰地刻在我心里,汹涌着日后的每一天。

那个清晨,是我在永善最美的遇见,如同鲁迅在《社戏》里写到:“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后来,我也没再看到这么美的日出与人的善良齐来。

一位清洁工阿姨,一位普普通通的长着大众化面貌的妇女,没有身着亮丽的衣装,没有口齿伶俐的表达,却有着一颗博大的热爱教育的心,在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的大街上就毫无顾忌关心他人的阿姨,这样的人大家都见过,但是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敢于表达自己的爱的人,我目前真还没有见过,唯一有幸遇见这位阿姨。如今,有多少人怕惹是生非,在关键时刻藏起了自己的善良,在当吃瓜群众,我想,这样的情况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也许阿姨的言行不只有我遇见,她随时都边工作边不忘关心他人,这样暖心的一幕每天都在永善这个小县城上演,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受到了她的关爱,她毫无顾忌地永远保持自己纯真的善良,于我而言,这是极为难得的,就像清晨的日光,它也在害怕惊扰人们的梦,但它依然随着天明一起准时到来。世事有时候很复杂,您不是普通人,您是不会明白的,如今纯真的善良没有多少人敢于表现,并非他们没了善之心,就像你在大街见到老人摔倒你还得考虑要不要扶他,而不是毫无顾忌的冲出去助人为乐,这是一样的道理。离开的那一刻,我满脑子浮现着那句话——感谢遇见。

出发总是美丽的,尤其是在一个绚丽阳光普照的清晨。有人安安静静看向前方,有人同我一样带着耳机看似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实则耳朵不集中精力,嘴巴不自觉的偶尔出来搭讪他人的话,这个人刚挂断电话,那个人的电话铃声又响起,其中,电话最多的就属师傅一人。

他叫杨师,大家都叫他杨师,一般情况我们对司机的称呼都是“师傅”,唯独不知道什么情况,所有人都叫他杨师,我也是。你还真别说,看起来他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老师形象,衣服干净整洁,头上长了些许的白发,但这并不影响他帅气的形象。我乘坐过他的车次数不多,但是他给我的印象最深刻,每次乘坐他车时永远给人最轻松、舒服的感觉,一路上他说话的声音特别沉稳,哪怕有时路途遭遇险情,他从不破口大骂,像有的师傅一样遇事时叽叽喳喳一路骂个不停,他从来不是这样子,反而遇到特殊情况时,他给人以最稳重的状态,哪怕此刻你心情非常糟糕你都不忍心表达自己的坏情绪,他能给你足够的安全感。说起杨师,曾经一次乘坐他车时,我特别留意过他,以至于一路上我都没怎么说句话,但我一直在认真倾听他和别人的谈话。高考刚刚结束迎接而来的自然是填报志愿,那次,车里刚好坐了两个高三毕业生,他们正要去学校填报志愿,一位是女生,另一位是男生,我带着耳机但隐约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到:这位女生考得还理想,自然说话的声音比较大一些,而男生应该是考砸了,声音低沉且话语里满是含蓄,不好意思正面回答杨师的询问“那你考得怎么样嘛?”杨师意识到这样的谈话会给这个男孩造成尴尬的局面,于是,他赶紧转移话题,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及所见所闻与这两孩子分享,他并未在男孩面前夸赞女孩,也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打击男孩子的自尊心,反而温和地给这两个学生举了许许多多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告诉他们,我们要乐观积极的去面对人生中一切的好与不好,将来迎接我们的一定不会太糟糕,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它。而我,也是其中一位有效受益者。

此刻,我听见这样简简单单的、语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道理也通俗得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说出口的慰勉的话,我悄悄把歌关了,看着与我,与我们擦肩而过的车窗外飞掠的花草树木,我心里暖暖的,人间总有温情溢满心。可能,有些话语,一些出自陌生人口中的三言两语,总能缓解我们内心的遗憾,鼓励我们,变成我们抵挡寒风刺骨的铠甲,在每一个我们认为糟糕的时刻支撑着我们前行,成为我们某个瞬间的一腔孤勇,而杨师正是这样的陌生人,自己身为普通,但不忘给他人力量,给他人光芒。有很多的人,在这种时候,除了满嘴的车轱辘话之外,就是充满怀疑亦或是可怜别人的眼神及话语,但杨师,他分得清什么情况应该说什么话,字里行间你感受不到打击,也感觉不到可怜,我就因这个觉得他是一位极其善良的人,善良,不一定得体现在惊天动地的举动上,对他人良语交谈是善,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不制造恐慌反而给人以安全感是善,永远微笑着给他人光芒是善。我多么希望,希望这两个学生,不管就读于哪所学校,他们都依然能从杨师的话里找回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梦想。

喜欢,有特别的例子吗?我的回答是:“有的。”比如,马楠,我就很喜欢。我早已忘却了它的日出日落、云海、草原有多美丽,早已忘却了四年前与它初见时一见钟情的内心活动,但我记得,马楠山里住的人们就很美。这里的美,无关面貌,无关身材、无关生活的丰盈,唯独只和他们的热爱有关。

我在马楠山上见过人们种荞麦的样子,方法极其简单粗暴,我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出身的一枚女孩子,可也是第一次见。那是一个阴冷阴冷的清晨,薄雾绵绵,一块干净到你看不见杂草的、宽阔得只剩下泥土的地,远看上去铺满一块无形状的、纯白的、破破烂烂的棉毯,仔细观察,它竟然会移动,从地的这头移到地的那头,来来回回直到把整块地不遗角落的清扫一遍,我对此非常好奇,我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神操作,这是在做什么?但仔细研究,看得清楚那可不是什么白色棉毯,而是绵羊群,至于形状凌乱可能是因为绵羊比较不听话,当然队是排不齐的。

这也是后来我询问当地的一位老人得知的,他说:“这是在赶羊群种荞麦,这些绵羊来回在地里穿梭可以把荞粒踩进泥土里,这样荞粒就不会被调皮的小鸟给吃了,而且也便于吸收水分快速发芽。老爷爷还给我介绍了另外一种方法,这方法和前面那种同样简单粗暴,只是它的主角不再是绵羊,而是人,把荞麦粒均匀的撒满整块地,然后砍来一些带刺的丫枝,将很多丫枝捆成一大捆用人拉着在地里来回清扫,如此同样可以达到将泥巴掀起盖住荞粒的效果,但是这方法更费力一些,毕竟单个人的力量没有一群羊的力量大。我当时觉得这两种方法都很神奇,印象里,小时候类似于荞麦的这种播种,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牛耕或是人用锄头浅挖覆盖。

曾记得小时候,每年立秋之后,父母都会选择雨水比较充足的日子,大清早的把我和哥哥叫起来跟着一起去种萝卜,这跟种荞麦的方式是一样的,等母亲把种子均匀撒满整块地,哥哥我们俩个得分工,一个要帮父亲在前面牵拉牛儿,一个得与母亲一起整理田地边缘的杂草,当然,我是妹妹,又调皮些,所以我都在哥哥前面做了选择,我要除草,这还不够,我还得用命令的语气安排哥哥牵牛。因为牵牛来来回回实在无聊,现在想来,牵牛也并不是无趣,可以和父亲拉拉家常,牛不听话时,还可以学习用大人的语气批评一下它,那也是一件趣事。下乡回到学校,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在马楠山所见的耕种方式告诉父亲,于是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与他聊起这事,父亲说:“这两种耕种方式虽然看起来简单随意,其实效果可比牛耕和用人力挖好,因为使用牛耕或人力挖的话,尺度稍微把握不好就会把种子深埋进泥土里,这样等种子发芽冒出地面是需要很多时日的,但马楠山上面的耕种方法就不一样了,更利于种子发芽。”与父亲谈论了一番,结合老爷爷的话思考,觉得父亲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我在马楠还能见着如此古老的、传统的、从未听闻过的耕种方式,实属难得一遇。我暗自乐开了怀,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无所不有,马楠山的劳动人民竟然能将老一辈们的智慧当作习俗完好的传承下来,将它们落在行动上,这是每一个到马楠山上的人都可以见证的。

我还在马楠山见过人们生活的琐碎。仅因有着一望无际的草地,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乱自猜想,在上面放牧都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你只需把牲畜赶到草地里,一切都完事了,等着傍晚去接它们回家便好,实则,马楠山的放牧人可不是这样的,他们大清早的就得把牲畜赶上山,守护着他们,害怕它们馋嘴去偷食别家的庄稼,担心它们迷失方向走失了自己,于是不管天气多炎热、多寒冷,他们依然日复一日的坚持这样的放牧生活。马楠山上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对农作物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上面见得最多的只有荞麦,而且据我所知,马楠山上荞麦的产量也不是那么乐观,有朋友曾经和我谈论,如今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他们完全可以买大米来吃,用不着种荞麦了,产量低而且收割时节天气炎热,实在太劳累了没这个必要,不用费这个力,大热天的在家歇凉不香吗,非得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踩着滚烫的泥土在山上一把一把的把荞麦穗割完,这还不算,还得继续下一道工序,太辛苦了,我嘴上回答他,是啊,他们是挺辛苦。

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意愿、眼光去评判他人的生活,可是,这怎么会是辛苦呢,怎么非得住在豪华别墅、非得天天呆在屋里安图享乐、享用玉盘珍馐才是幸福呢?生活不止有这样一种方式,也不应该有。在这些劳动人民的身上,我看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土地的真诚,我们所望见的苦就他们而言是一种幸福,人间的生活不就应该这样才更有味吗?怎能因为科技的发达就彻底抛弃古老的智慧结晶,我们也怎么能因如今的生活条件好就忘却了劳动这事呢!他们的心,耽于善劳,一生坦荡,他们的爱,耽于生活,非凡热烈;他们一生的执念,都交给了曾经贫穷落后的马楠山,不管时光多老,他们额头上的皱纹有多深,他们依然真诚的热爱这片土地。

你是不是也在永善遇见了他人,遇见了自己呢?或者说,你也曾被他人的光芒照亮过,如果有,你也可以说给我听,我愿意听,极其乐意。

 

清醒的人,他心里自有一杆自己的称,但在善面前,他从不做选择,或者说,他只做善的选择。漫漫长路,但愿我们都能借着别人的光继续前行,也能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他人;愿我们不止生在永善,我们还心存永善,就像年少的喜欢,没有尽头。

 

编辑:黄凤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