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扶贫日记】不择沃土、不弃贫瘠的青春才是最美的青春

时间:2018-08-22 10:43:07    来源:    

永善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安)从阿佤山到乌蒙山,跨越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从走出象牙塔到置身扶贫攻坚第一线,历时二百六十多天。这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会合,构成了我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篇章。

扶贫之路真的艰难

2017年9月,我通过参加选调生考试来到了昭通市纪委工作,在单位办公室工作了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后,就被组织安排下乡驻村了。记得10月25日那天,单位领导送我们5位驻村新队员到扶贫点,我们的车被泥泞的道路阻在途中。路一边是险峻的山谷,路上又满是泥桨让车子深陷其中无法动弹,轰轰的油门声把大家的心抓得紧紧的,所有的人都不得不下来推车。虽然是10月,但来自2500米海拔的山风还是把大家都吹得瑟瑟发抖,看着车子在险峻的泥路上难以挪步,大家也饥寒交迫,那时,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扶贫之路真的艰难!

精准扶贫让村庄旧貌换新颜

截至今年8月,到单位扶贫挂钩点快一年的时间了,时间虽不长,但所见所闻感触颇深。由于我到扶贫点的时间比较晚,没有亲眼见证和感受到新林村以前的贫困情况,但通过后期收集整理驻村前辈留下来的扶贫图像、文稿资料,才被这几年村上的变化深深撼动。

市纪委自2015年开始挂钩帮扶永善县茂林镇新林村、永安村、松林村,三个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也极深。就我被派驻的新林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12户,占全镇七个村总和的24.23%,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年多的时间,通过不断地艰苦探索与实践,市纪委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两推进,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在着力加强党建扶贫双推进的同时,扎实稳步走好“打基础、育产业、强素质”,短短时间内,新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以前晴通雨阻或不通公路,到现在32个村民小组村村通公路,实现全硬化;从以前家家房屋破败不堪,到现在随处可见红瓦白墙;从以前没有产业,到现在蔬菜、冷水鱼、泥鳅、牛羊等特色种植养殖业陆续发展起来;从以前河道公路脏乱不整,到现在随处可见都是一幅田园美卷……

记得新林村河边村民小组的小组长任天才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当初只指望市纪委把路帮我们修通,想不到现在路也通了,房子也盖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生活也变好了!”

这么质朴的一句话,却是对我们市纪委三年多来扶贫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新林村这三年来变化的真切见证。

投身于实践这个大课堂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是一段“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岁月史,虽然农村条件艰苦,但正是由于这段不择沃土、不弃贫瘠的成长经历,让习总书记在农村这个实践课堂中不断激发潜能、积累经验、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打牢成长根基。

投身于实践,在我看来,不一定要做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尽自己所能,办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实践的一种具体体现。把自己融入到基层组织中去,求真务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从小事做起,从实处干起。驻村期间,从帮助农户撒种春耕、翻地种菜,积极参与村上基层党建、摸底调查、产业规划、人居环境整治、控辍保学、低保养老新农合等工作,我亲力亲为地感受和学习基层的基本工作和业务,这让我在短时间内较快的适应农村生活,熟知村级组织是如何运转的,也更深入地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虽然有了一些收获和成长,但实践永远是一本学不完的书,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具体性,也让我看清了自己的能力不足问题。今年3月,我和村上干部到马路组召开群众会议,征求群众关于建设养殖合作社的意见。不曾想,到那里以后,会场就炸开了锅,几个非建档立卡户情绪激动,一直争论对于非卡户的优惠政策太少,为什么自己不是建档立卡户。尽管村干部们和我苦口婆心以理相劝,但群众还是不理解。当时,我深感无力,做不到一点有助于平息情绪、化解事端的事情。从这件事中,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急需学习和培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农村具体而复杂的问题,只有用特殊的工作方法,把身上的“书生气”褪成“泥土气”,才能把事情解决好。

与群众做朋友,把群众当亲人

从驻村第一天,驻村队的刘队长就一直告诉我,要学会和群众打交道,与群众做朋友,把群众当亲人!农村工作复杂又具体,群众基础是开展农村工作的关键要素。如何把群众的心牢牢拴住,紧紧团结在脱贫攻坚的大业中。在这一年多的实践与学习中,已经得出了答案。我认为,就是要把群众放在自己心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践行他们的所需、所求。

以前的我对农村工作、群众工作一无所知,慢慢地,在转变角色和思想后,我开始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走村入户、家长里短,把贫困户当作亲戚来走动,了解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经济状况、发展愿望、存在困难等情况。在村上值班的时候,为群众开证明、解答政策疑惑已是家常便饭,时时挂念没修安全住房的潘家在雨季期间土坯房会不会倒塌,四处打听介绍为癌症家庭夏家女儿找工作,联系帮助向社长家女儿解决学籍问题,俯身埋头为农忙的群众除草搭把手……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了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与新林群众结亲交友的真切见证。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就这样,我从以前不闻不问田间地头、柴米油盐,到现在学会了挥着锄头,撂起裤脚种菜种洋芋;从以前对村上的老百姓陌生不熟悉到现在在路上遇到了他们还会亲切地和我打招呼……与群众的一点一滴让我明白了为群众办事无关事大事小,只要你心里装着他们,他们心里也会装着你。

学习、学习、再学习

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学习是助推我们进步的源泉与动力。驻村以来,我深感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工作被动的尴尬,深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艰难与不易,但更认识到,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摆脱这种困境。只有在学习上不知足,才能在工作上知不足。

党的十九大方针对广大党员“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提出了增强“执政本领”的要求,这其中,“学习本领”是关键所在,没有学习,党员干部谈何进步,谈何发展,更谈何执政。同样的,作为党员的我,深知自己在许多方面都有欠缺和不足,所以在村上的闲余时间里,我充分利用好时间打牢理论基础,从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党章党规、宪法再到我们纪检监察业务的各类书籍,都让我的业余生活充实而丰富。此外,勤于学习,不但要向书本学、还要向身边的人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学好社会这本“无字书”也是我们需要补齐的重要短板。学习村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学习几句能拉近群众距离的地道方言,学习怎么种马铃薯,学习怎样和老百姓“摆龙门阵”……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学问。农村工作让我明白了,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向基层这片沃土中汲取真知的一部分,只有让学习扎根于土壤中,才能让一切工作更有生命力。

 最美的青春在一线,最美的青春是奉献。不择沃土、不弃贫瘠的青春才是最美的青春!从象牙塔走出的第一步,是组织为我系好“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第一个扣子,系上的是关爱、鼓励与希望,更是鞭策、提醒与使命。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对更为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我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一位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担当在党和国家的扶贫大业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青春在基层中绽放光彩。

编辑:王铫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