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金沙浪涌开画卷 乌蒙磅礴起宏图

时间:2020-08-19 09:51:0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永善新闻网讯 三千米高山上下,八百里江水往还,滔滔金沙江流经永善长达168.2公里,35条大小河流在此交汇,浩荡东流。  
永善人的血脉灵魂和金沙江连在了一起。十多年前,为响应国家西电东送的号召,永善人“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支持三峡集团在滇川两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上,建起了装机容量分别为1386万千瓦、640万千瓦的溪洛渡和向家坝两座巨型电站;十多年后,永善人众志成城、尽锐出战,在金沙江畔奏响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奋进之歌。  
远眺溪洛渡  
金沙浪涌,横断山开,奔腾的金沙江水孕育着这一方热土。  
素有“金江明珠”美誉的永善县,地处滇川两省六县结合部,位于乌蒙山脉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曾是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也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昭通最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之一。  
《嘉庆永善县志略》载:永善处“万山崎岖之中,跬步是山”,可见贫困程度之深。金沙天堑,交通闭塞,连绵不绝的乌蒙山阻隔了永善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贫穷如影相随。  
据永善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数据显示,2013年,全县有141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74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020户160273人,贫困发生率38%;经过多轮动态调整,到2019年底,全县139个贫困村出列,39608户174230人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1.5%。  
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永善县等31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自此,永善县正式与贫困道别,翻开历史新篇章。 
明子村  
善作善成产业扶贫挑大梁  
“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今年6月,永善县溪洛渡镇玉笋村的网络直播带货,“带”出了一番新气象。  
“我来朋友这看看,顺便吊吊‘老铁’们的口味,为明年的销售热身。”正在直播的“乌蒙青年创业先锋”李安元说,因为地处金沙江边,永善枇杷口感甜、品质好,基本上在地里就被买家预订。李安元是距此50公里外的桧溪镇源胜村人,近年来在抖音等直播平台销售农特产品,圈粉已有20多万人。  
最热闹的,还是广东省中山市小榄组团的消费扶贫活动。主播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直播销售枇杷,让玉笋村的3500亩枇杷扩大了销售市场,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永善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吉平介绍,近年来,永善县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拉动、基地和大户联动的方式,在金沙江畔大力发展以“大五星”为主的枇杷产业,迄今已种植3.2万亩,今年投产2.2万亩,可实现产值2.2亿余元。  
“我们种了40多亩枇杷,这一季有1万多公斤产量,有7500公斤左右发往外地,均价每公斤30元左右。”溪洛渡镇明子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负责人肖奇富说,除了枇杷,他们还种植了70亩樱桃、70亩李子、60亩葡萄、20亩乌桃、16亩草莓、15亩车厘子、15亩梨,一年四季,游客都可以来观光采摘。  
永善县溪洛渡镇农场社区1组的肖奇富、肖奇贵、肖奇健三兄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在金沙江边长大。后来,随着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三兄弟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2016年,永善县擂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计划整合4000余万元将明子山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观光旅游“三位一体”的县级示范点进行打造,肖奇富三兄弟获得了承建机会。4年多来,他们在明子山投资了1000多万元,每年为当地群众带来租金收益20多万元。按照他们的愿景,要把明子山打造成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相融合的美丽乡村,让游客想来、能来、有吃、有玩。  
明子山的开发,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惠。路通了,新房建起来,活动广场和娱乐场所一应俱全。站在陡峭悬崖边的观光栈道上远眺,微风轻拂,江水如练,溪洛渡大坝和县城一览无余,宛如一幅江南画卷。  
党和政府的关心才有明子山的美丽。4年前,永善县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及交通、农业、水利、林业、旅游等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集中打造明子山农业生态园。目前,观光园有长期职工10人左右,在修枝保土、除草施肥、采摘销售等用工高峰,零时用工最多时达50人,全年支出人员工资70多万元。 
玉笋村网络直播  
“输血”培元,“造血”强身,产业扶贫,是永善县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关键。  
4年来,永善县紧扣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目标,围绕马铃薯、花椒、竹子、特色水果、生猪、肉牛6大产业发展,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思路,以“六大产业”为重点,坚持规划引领,集中政策支持,注重品种选育,强化示范带动,狠抓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加强“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争创“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打造沿江绿色产业带,推动农特产业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同时,统筹整合使用扶贫、国土整治、高效节水、退耕还林、移民后扶、扶贫小额信贷等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深入实施到户产业帮扶项目,实现了有条件、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  
念好“山”字经,做足“绿”文章,做强“特”产业,从河谷到高山,永善均呈现出不同特色的产业带:河谷到二半山,主要以花椒、脐橙、枇杷为主;二半山以上,发展方竹、马铃薯及养殖业,特色产业已成为永善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加速器”。  
为给农户吃下“定心丸”,永善县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和农户风险保障需求,在黄华镇开展花椒价格指数、桧溪镇开展猕猴桃农保试点。在花椒价格指数保险中,保险期内,产量低于每亩50公斤、价格低于每公斤80元的均给予理赔;猕猴桃农保则是在保险期内,损失程度达到当地气象局发布的中度雹灾或重度雹灾事故的均给予理赔。  
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如春风拂进乌蒙深山,永善县“踩”着利好政策,靠特色产业“拔了穷根”。  
目前,永善县共有核桃40.02万亩、花椒34万亩、竹子30万亩、特色水果12.8万亩;牛年均存栏3.69万头、出栏0.87万头;生猪年均存栏27.13万头、出栏35.6万头;建成农业产业示范基地27个,培育和引进云南菜人家、深山牧业、美林蓝莓、正邦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15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27个。  
2019年,永善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28.29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7%、11%、8.5%和11.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20亿元、58.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31.12%。  
“摆脱贫困跟吃蜂蜜一样甜。”明子村干海村民小组村民叶全秀高兴地说,没想到老了还能在家门口打工,领着工资,吃上“工人饭”。60多岁的叶全秀在观光园打零工,一年收入近2万元,加上土地租金6000多元,生活彻底无忧。 
扶贫干部下乡途中  
善始善终务实为民展风采  
“老周是个铁打的汉,扎根柏林行大善,一天到晚一顿饭,晚上连着白天干!”这是墨翰乡柏林村村民编的顺口溜。  
老周,是永善供电局派驻柏林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周廷勇。2016年3月,周廷勇来到柏林村后,就做了一些在他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帮村民处理用电问题、理发、建畜圈、建垃圾池、建公厕、建图书阅览室、开展技术培训、确定产业种植项目并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  
“就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吧,盼着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老周说,既然选择来柏林村,就一定把工作干好,不然放心不下这里的百姓。  
55岁的昭通市工信局女干部金碧琼,作为驻村工作员、督导员,克服腰椎、膝盖、关节长年疼痛等困难,把病情报告单收起来,从2016年3月至今,辗转莲峰镇南林、六井两村,一直坚守脱贫攻坚一线。  
马各伟,溪洛渡小学教师。他身患癌症,不忘党恩,在去年的夏季教育扶贫集中行动中,主动请缨奋战教育扶贫一线,结合自身经历,用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控辍保学、职校招生和教育资助等政策精神,并现场就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每一则故事的背后,都有扶贫干部夜以继日、不眠不休的付出。“干部脱皮换群众脱贫,不拔穷根誓不罢休!”这是永善县各级扶贫干部的铮铮誓言。 
帮助贫困户拆除危房  
多年来,永善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扶贫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忘初心,理性“答题”,紧盯最困难地方、瞄准最困难群体、扭住最需要解决问题,拿出实招硬招,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永善县就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健全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组建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东西部扶贫协作等8个专班,出台县级领导、行业扶贫部门主要领导、挂钩联系部门主要领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组长、一线挂联干部、部门结对帮扶干部、挂村督导员“8张责任清单”,落实县级挂钩联系领导与乡镇、县级行业扶贫分管领导与行业扶贫部门、行业扶贫部门与乡镇、挂钩帮扶部门与挂钩帮扶村、结对帮扶干部与一线挂联干部“5个同等责任”。全县36名县级领导挂钩联系15个乡镇、36个重点村,中央和省、市、县120个挂钩单位挂钩联系141个贫困村(社区),4824名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领导挂乡、部门联村、干部包户全覆盖。  
永善县的扶贫干部常说,他们一般记得几月几号,至于星期几反倒会模糊,因为每天都是工作日。他们把脱贫大事当“家事”,把贫困农户当“家人”,坚持在脱贫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永善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巩固提升20条要求,扎实抓好脱贫攻坚项目规划实施,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建立健全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全面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加强建档立卡贫困监测人口和非建档立卡边缘人口动态管理和帮扶。狠抓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后续管理,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消费扶贫,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以愚公移山之志打赢脱贫攻坚战”,永善人做到了,巍巍乌蒙也挡不住脱贫的步伐。一路走来,金沙浪涌,山川巨变,更难能可贵的,是万众一心的力量。  
“看看他们的眼神吧,你会看到真正的脱贫成果!”老周说,相比以前,柏林村群众的眼神中少了冷漠,多了热情;少了惶惑,多了坚定。  
善山善水美丽永善新画卷  
“天大地大不如共产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人民政府的政策好!”在永善县红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6岁的涂明才正在家里刷抖音。  
涂明才是个残疾人,常年坐在轮椅上。从去年底喜迁新居以来,他用一百多部抖音作品纪录着新生活。对于一个从前“花1元钱都要伸手向别人要”的残疾人来说,刷抖音意味着更有尊严的生活。  
红光新区,这个占地650.62亩,总投资17.7亿元,规划建筑102栋30.35万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造了一年建成一座城、一周搬迁上万人的“永善速度”。2019年11月25日,红光新区迎来首批754名住户。一周内,3537户14628名贫困户和随迁户全部“下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4年来,永善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8527户,累计建成易迁安置点64个,搬迁安置12146户51354人。目前,建档立卡易迁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所有已脱贫户均实现了安全住房有保障。  
脱贫不难,难的是高质量、稳定可持续的脱贫。除发展特色产业外,就业也是脱贫之要。为常态化加强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管理,永善县持续采取“五个一批”方式促进就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全县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迁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率分别达80%、85%、95%以上。  
与产业“拔穷根”相呼应的是,除了易地搬迁“挪穷窝”,还有基础设施“补短板”,皆是永善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头戏。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档升级,让脱贫攻坚行稳致远。永善县以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项目协调联动机制,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和配合主体,推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项目有力有序实施。 
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  
2016年以来,全县实施国省干道改造2条203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硬化行政村公路137.9公里、实施村组道路硬化2001公里,行政村到乡镇或县城全部通硬化路;实施安防设施1043公里,所有行政村到乡镇或县城危险路段都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投资19.06亿元,大力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和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建成农田水利工程193件。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114千米、低压线633千米,安装和改造一户一表73525户,所有行政村全部通380伏动力电,所有农村群众都通生活用电;新建和改造通讯基站296个,4G网络到行政村村委会驻地全覆盖,行政村村委会、学校、卫生室全部通宽带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99%以上。  
为提升人居环境,补齐服务短板,永善县聚焦“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拿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建设。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永善县以“五净、三无、两化、两规范”为主要内容,以集镇村庄环境、路域环境、“两污治理”、操家理务等为重点,组织县乡村组工作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打好村规民约、社会治理小组、“爱心超市”、拆危拆旧、“厕所革命”、院坝户间道硬化“组合拳”,全方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全县共创建“爱心超市”125个,组建社会治理小组144个,累计新硬化农村院坝16.3万平方米、户间道57.04万平方米,拆除危旧房2.6万户,新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04万座。  
永善的空气优良率达99.4%,得益于全县深入实施的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随着河长制的全面落实,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深入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名符其实。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特殊群体也不能落下,这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无声誓言,写就了金沙江畔最动人、最真实的中国故事。  
奋斗不止步,幸福方可期。脱贫,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需努力奋斗。摘帽之后的永善县,在政策不变、队伍不撤、力度不减的情况下,再次打响了乡村振兴战。乌蒙山将再度见证历史,一个山绿民富的新永善呼之欲出。  
中国产经新闻 记者 云帆(部分图片县委宣传部供)
编辑:杨艳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