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永善:奋斗不止步 幸福方可期

时间:2020-08-20 10:13:00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红光新区群众“斗山歌”
永善新闻网讯  2017年12月,翻山越岭走了大半天,张涨赶到了永善县深度贫困的茂林镇冷米村。当晚,张涨住在破旧的村委会,25岁的他靠时断时续的手机信号,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度过了一夜。   
壁立千仞的乌蒙山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脉西北面的永善县,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也是云南27个深度贫困县和昭通最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之一。全县47.8万总人口,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234户180195人,贫困人口位列全省第9位、全市第3位,贫困发生率38%。  
张涨是冷米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张涨却理得清清楚楚。打开他的手机通讯录,几百个电话,有三分之一是村里的“穷亲戚”。帮老人使用微波炉,教村民用智能手机,劝导留守儿童返校读书,带头打扫村里卫生,领着大家植树,挨家挨户宣讲扶贫政策,向上级反映村民生产生活困难……看似文弱的张涨忙忙碌碌,成为温暖大家的一团火。  
“故土难离,我不想搬。但张同志随时来动员搬迁,我相信他。”王国兴一家5口曾蜗居在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张涨前后10余次上门做工作,才把这个“钉子户”迁到了大坪子安置点。  
在永善,141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年累月奔走在田间地头。这个特殊的群体,因新时代的减贫战争变得光荣而伟大。4824名扶贫队员以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勇气,以敢于担当、不胜不休的决心,扎根扶贫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根据县情贫情,当地政府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启动2条高速公路建设,完成203公里国省干道改造,硬化行政村公路137.9公里,硬化村组公路2001公里;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网络宽带村村通工程,农村用水用电实现全覆盖,网络宽带到村全普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千方百计保障群众住有所居、户户安居;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不断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能力,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防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让一名适龄学生丧失接受教育的机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零辍学”目标;加大兜底保障力度,提高低保标准,实现应兜尽兜、应扶尽扶,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孩子们去学校靠走,运东西靠人背马驮,住在烟熏火燎的破房子里……”提起以前艰难苦涩的生活,43岁的陈治美唏嘘不已。去年,陈治美一家从团结乡东胜村“拎包入住”距县城4.5公里处的红光新区。目前,陈治美干起了社区保洁员,丈夫在建筑工地务工,两口子每月有近5000元收入,日子不再拮据。  
在易地扶贫搬迁“大考”中,永善县把诸多“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交出了高分“答卷”: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建成易迁安置点64个,搬迁安置12146户51354人。特别是红光新区,以“一年建设一座城、一周搬迁上万人”的永善速度,缔造了乌蒙腹地减贫史上的奇迹。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走进红光新区,“饮水思源感党恩,幸福不忘总书记”赫然入目,永善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拳拳在心。新区内,群众活动场所、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9年一贯制学校、农贸市场、就业服务中心、派出所、公厕、扶贫车间一应俱全;广场中央,男女老少饶有兴致地“斗山歌”,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格外灿烂。  
“以前下山要几个小时,现在进城10多分钟。”曾经见到生人就躲的陈治美,进城之后大方了许多,她学会了用手机视频聊天。更多城里人熟悉的时髦元素,走进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卫星导航、物联网技术等新应用,成为他们的“新农具”。  
溪洛渡镇玉笋村的“杨枇杷”就很好地运用“新农具”做起了电商。“杨枇杷”名叫杨忠平,年近六旬的她当着网友的面,操着永善味普通话卖枇杷,一点也不怯场。记者来访时,她正忙着把刚采摘回来的枇杷套袋、装箱、打包。  
“这10多箱都是顾客从微信预定的。每箱5斤,发往上海100元,成都、昆明80元。”忙碌之余,杨忠平不忘拿起手机加记者的微信,打起了免费广告,“我们玉笋枇杷皮薄肉厚,口味甘甜。”  
杨忠平家的新楼房已完成主体工程。房前屋后,金灿灿的枇杷缀满枝头,果香四溢。  
产业扶持、移民搬迁、生态补偿、兜底保障、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奋斗,永善县实现高质量脱贫。2019年底,全县累计出列贫困村(社区)139个,脱贫39608户17423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  
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宣布永善县在内的31个贫困县(市、区)摘帽。得知消息那天,张涨特地跑到一些“亲戚”家里分享喜悦。大家围坐一堂,家长里短忆往昔。  
“奋斗不止步,幸福方可期。”张涨对大家说,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更好更幸福的日子还须努力奋斗。说话间,一壶热水倾入桌上的茶碗,热气氤氲而起,滋味瞬间变得绵厚悠长。  
中国产经新闻 记者 王冰
编辑:杨艳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