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投稿电话:0870-3053099 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推荐 时政 民生 专题专栏 视频 乡镇 部门 观点 互动 服务 全媒体

荆坪村蹲点

时间:2020-09-07 11:24:47    来源:县文联    
永善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永明)小干溪、杉树湾沟、龙洞河在永善县墨翰乡钱家堡脚下相汇,一路欢腾而下,与昭通坝子过来的洒渔河相聚,汇聚于关河,流向了金沙江。  
墨翰乡干溪村的对面就是荆坪村,是我曾经驻村蹲点的地方。当年,在荆坪村蹲点时,刚好遇到行政区划调整,把荆坪村对面的小干溪及以上的干溪坪一大片分出去,设立了干溪村。印象中,荆坪村对面的干溪村,就是一大片荒芜的山坡,现在的村委会附近,当年最显眼的是一间土墙瓦房,那是一座小水电站兼粮食加工坊,周围便是零落的、不显眼的茅屋农舍。“分家”时,干溪村委会没有办公的地方,便就地借用荆坪村的大瓦房作为临时办公和村干部住宿。  
那年,刚走出校门没两年,我和单位一名年长的同事被派到墨翰乡荆坪村蹲点,任务很单纯,那便是推广规格化套间种,包谷双行条栽、拉线点播以及地膜包谷、洋芋套种……  
那年,干溪村刚从荆坪村分家出来,在那里也就认识了在荆坪借住、至今仍在干溪村任村主任的钱友明。那年,春节过后我们便进了村,荆坪村公所旁还有一些稻田,从清明前后点包谷、育秧开始,到点种结束,一般要待上3个多月。那年,我们在村公所四壁透风的楼上铺了两张床,便住了下来,楼下是一间购销店。白天下生产队做宣传动员,不失时机地帮助农户拉线、掏沟、点洋芋、点包谷,有的人家碍于面子勉强拉线、掏沟了,待我们到另一家后,又干起了“排窝”点种、“一步三行”那种老办法。忙到中午,我们便回村上烧洋芋或者煮洋芋吃,不是那家人冷漠、不懂人情世故,而是看见他们吊锅里就几个小洋芋,不忍心分享他们充饥的食物。老乡往往一句“麻烦你们了”,便是对我们辛苦一天最好的答谢。  
太阳下山了,带着一身疲惫,回到住处,准备自己生火做饭。平时,逢农历“一四七”墨翰集镇赶集,大部分农户都要上街赶集,我和同事便也走路上街,穿过龙头山半山腰的山路,到集镇粮管所食堂“打牙祭”——吃一顿回锅肉,再回到村上,精力充沛地帮农户干活。  
同事老罗,待人随和、人缘很好,曾在墨翰一家医院工作多年,在街上有许多老同事和熟人。多数时候,傍晚回到村上,村上的干部忙完一天的活路也就各自回家了,购销店的老人,黑灯瞎火,偶尔会在店里等着上门买煤油、盐的妇人和孩子。我一个人,多数时间是煮点饭,再蒸上土鸡蛋,做个洋芋片汤,也是很惬意的。  
饭后,无事可做,或者闲无去处,只有重复丈量熟悉的乡间小路,或者到村公所下边那排土墙瓦房的学校里转转,更多的时候,是去后边山坡的青冈林静坐、发呆,看树叶后边的远山或者落日,寻觅生根发芽的青冈果。  
那时,小水电站勉强可以供村公所一两个小时照明,没电视机更别说手机,通知开会也是楼下转几道手的手摇电话。天黑不久,偌大一排大瓦房楼上,往往只有我一人硬着头皮躺在床上,青蛙此起彼伏的吵闹声,纠结在一起,往往会让人整夜无眠。在那种特定的环境里,锻炼了自己独处的毅力和胆量。  
时过境已迁,如今的荆坪村,已不再是昨日的荆坪村。已是小集镇模样的村委会背后,那片风声萧萧的青冈林,在四季更替中,以一种忘我的姿势,记录和见证着昔日墨翰乡这片土地上悄然的变迁。  
编辑:杨艳
 
首页推荐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号:滇ICP备202100577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2502000122号

地址: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玉泉社区五组)   邮编:657300   联系电话:0870-3053099   投稿邮箱:ysxrmtzx2019@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查询